jdl008

吐鲁番新风换气机管厂家(新风换气机图片大全)

jdl008 新风换气机 2024-09-15 68浏览 0

  一具出土自河南安阳的北齐石棺,揭开了古波斯最神秘的宗教面纱。这个比犹太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都早的宗教,就是《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日本汽车品牌“马自达”也和这个宗教有关。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传之一,它是怎样同河南发生关系的?

  王又又丨文

  豫记微信号:yjhltxdjm

  安阳出土的娜娜女神是何方神圣?

  日本的MIHO美术馆,是一座坐落于日本滋贺县甲贺市的美术馆,很多国人去日本旅行,MIHO美术馆是绝对不会错过的一站。它虽名为美术馆,但实则是一家私人博物馆,里面陈列了很多来自日本、中国、南亚、中亚、西亚、埃及、希腊、罗马的古文明艺术品,其中,一件来自河南安阳的北齐石棺,引起了我的注意。

  石棺上刻着一名四只手的女子:一手执日,一手执月,另外两手分别按着两只狮头。这种形象是十分另类的。

  要知道,北齐年间,我的家乡安阳可是佛教盛行区:小南海石窟的佛像雕塑、万佛沟的高浮雕塔林、灵泉寺的双石塔和石窟……都是见证了那个年代佛教的兴盛。

  但是,石棺上刻着的女子,既不是菩萨也不是佛,不论是长相还是打扮,都和中原人相去甚远。那么,她究竟是谁?

  据介绍,石棺上的女子叫娜娜,是琐罗亚斯德教的女神,掌管着万物的生长和人类的繁衍。

  琐罗亚斯德教,中国古籍记载为祆(xian)教、火祆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比犹太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都早)。公元前7世纪,流行于两河流域。

  有一种说法,它的创立者琐罗亚斯德是古波斯的一位伟大先知,公元前7世纪,他得到光明世界的主宰阿胡拉·马兹达的神启,创立了琐罗亚斯德教。

  琐罗亚斯德教,听起来既高深又陌生,其实,在金庸老爷子的作品中,我们早已和它见过面了。

  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历史上竟真实存在

  《倚天屠龙记》,是我最爱的一部武侠。我曾经天真地认为,金庸先生真牛掰,为了写小说,不仅要编人设,编排各大门派,甚至架构好了明教的“团规”圣火令和波斯总坛所在地。

娜娜女神

  后来我才知道,明教并非金庸杜撰,波斯总坛也不是凭空虚构。

  据历史记载,明教是波斯传到中国的摩尼教。摩尼教的创始人摩尼出生于公元216年,他当时在琐罗亚斯德教的教义基础上创立了摩尼教。所以说,金庸笔下的明教,其前身之一便是琐罗亚斯德教。

  圣火令里“焚我残躯,熊熊烈火”,代表着教徒对于火的崇拜,而小昭为了挽救母亲戴绮斯的性命,远赴波斯总坛当总教主,这一点刚好契合了历史中琐罗亚斯德教的诞生地。

  其实,不只是《倚天屠龙记》借鉴了琐罗亚斯德教,日本汽车品牌“马自达”的名字和图标即源于此。日本人信奉太阳与光明,与琐罗亚斯德教具有一致性,选择他的图腾作为商标,也在情理之中。

  琐罗亚斯德教的主神阿胡拉·马兹达往往是以“鸟人”的形象出现,有一双翅膀和长长的尾翼,而马自达的商标就是一双简化了的翅膀。

  琐罗亚斯德教最早提出了末日审判之说,基督教炼狱的说法就是继承了末日审判思想;在《古兰经》中,同样讲到天使会在功过薄上记下人们生平的善恶行为;而这种思想在佛教中体现,我们再熟悉不过了,那就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1896年,德国作曲家理查德·施特劳斯谱写了《查拉图斯特拉》,实际上就是“琐罗亚斯德”的另一种音译。在史学家眼里,琐罗亚斯德教因其突出贡献,而被称为“世界第五大宗教”。

  原来河南也曾流行过琐罗亚斯德教

  丝绸之路的开辟,不仅促进了中国、亚洲和欧洲的经济交流,也促进了各地文化的交流。公元7世纪,由于琐罗亚斯德教在波斯本土遭到驱逐,于是,众教徒开始向外迁徙,一部分到印度,成为“帕西人”,一部分沿着丝绸之路,通过新疆来到我国。

  1959年到1975年,在新疆吐鲁番县出土了2700多件汉文文书,大家管这些文书统称为“吐鲁番文书”。1977年,吐鲁番文书整理小组首先提出吐鲁番文书中所谓“丁谷天”、“胡天”,都是指琐罗亚斯德教的祠寺。

  此后,中国文物研究所的王素先生对这批史料做了通盘解说,他也把这些文书中提到的“丁谷天”、“胡天”、“诸天”、“天”,考订为琐罗亚斯德教的祭祀场所。

吐鲁番新风换气机管厂家(新风换气机图片大全)

  然而,这种说法也遭到学术界很多人的质疑,直到1981年吐鲁番文管所在吐峪沟发现一个墓地。

吐鲁番新风换气机管厂家(新风换气机图片大全)

  墓地内发现两个陶棺,两棺各放一副二次迁葬的屈肢人骨架。从陶棺上的花纹来看,判断这是唐朝时期的墓,有人推测这可能是两个佛教僧人之墓,但日本神户外国语大学影山悦子博士认为这实际上是琐罗亚斯德教徒的葬具——纳骨器。

  这与琐罗亚斯德教特殊的丧葬礼仪有关,琐罗亚斯德教实行天葬,教徒死后,陈尸野外,让狗或鸟啄食,剩下骨骼放在纳骨器内下葬。

  吐峪沟墓葬的发现,证实了琐罗亚斯德教曾经东传的说法。不仅如此,随着考古发掘的深入,中原地区也出土了一批和琐罗亚斯德教有关的物品。

  灵宝张湾、硫酸厂工地,三门峡刘家渠村等地的东汉墓葬里,均出土有胡人灯俑,且每座墓葬都有一只陶狗陪葬品。神奇的是,每个胡人灯俑的怀中都抱着一个类似孩童的小人儿。

  学者胡国强认为:“使用胡人相貌并用灯作为标识或象征物以及将一条陶狗放进墓葬中用来驱除恶灵保护墓主人的做法,是粟特民族文化影响的结果,使用对比的方法突出胡人身躯高大的做法是汉人智慧的表现,胡人身着汉式袍服以及墓葬中常见的其他随葬品,说明这些墓葬中埋葬的主要是本地居民。”

  三门峡地处山西、陕西、河南三省交界处,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明珠,很多外族沿丝绸之路来我国内陆经商,必要途经此地。

  1922年河南安阳出土的北齐(有学者断代北周)粟特贵族墓内的双阙石棺,1926年洛阳东陡沟村出土的《辅国将军长乐冯邕妻元氏墓志》,1928年洛阳东陡沟村出土的北魏苟景墓。

  这一点一滴的遗迹,都可证明琐罗亚斯德教曾在中原这片大地的流行。

  然而,史料上对此宗教的记载少之又少,且大部分记载都是南宋之前的典籍。原来,唐朝“武宗灭佛”,让琐罗亚斯德教也遭到沉重打击,很多祠庙被毁。五代、两宋时期,民间还有奉祀火神的习俗,汴梁、镇江等地还有祆祠,但到了南宋以后,琐罗亚斯德教在我国基本灭迹。

  我国的学者对琐罗亚斯德教的研究热潮,基本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经过三四十年的探索研究,借助国外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地下新出土文物,琐罗亚斯德教在我国的形象越来越饱满。

  中原这片大地,以他广阔的胸襟包容着世界各地的文化,也正是因为各类文化在中原的交融,中原文化才有了现在的面貌,而琐罗亚斯德教在河南的踪迹,正是中原文化多元化的佐证。现在,中原大地的琐罗亚斯德教虽已消声灭迹,但就像泰戈尔所说:“天空没有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图片来源于网络)

  豫记版权作品,转载请微信80276821,或者微博私信“豫记”,投稿请发邮件至yujimedia@163.com

  豫记,全球河南人的精神食粮。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B5编程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继续浏览有关 吐鲁番新风换气机管厂家 的文章